- ·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05/20]
- ·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05/20]
- ·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05/20]
- ·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05/20]
- ·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05/20]
- ·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05/20]
森林环境监测及可持续发展策略探究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森林环境即森林中的生活空间,包含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两部分。森林环境是生物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环境监测是广西森林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措施
森林环境即森林中的生活空间,包含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两部分。森林环境是生物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环境监测是广西森林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措施,主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时间或空间上对森林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结构、功能和组成进行监测。森林环境监测的结果可用来对森林生态环境进行调查与评价,是决策如何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及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依据。
1 森林环境监测工作中的问题
1.1 监测机制不完善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监测周期大多为5 年,检测间隔太长,所以对于森林环境的动态变化掌握不及时,监测结果不够准确。年度森林覆盖率监测虽能及时监测森林面积的变化情况,但却不能反映出森林蓄积量、森林结构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监测体系及指标有待完善[1]。由于环境监测法律制度不完善,监测岗位和技术体系没有形成,我国的森林环境监测仍处于初步阶段。
1.2 系统的专项监测不足
目前,广西地区在森林、重点生态工程等环境监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缺乏专项监测,单独建网布点不足,没有让环境监测资源整合优化,监测指标的共用性差,监测效率不高。
1.3 功能评估不完善
广西的森林生态评估处于初步阶段,专项监测数据及参数欠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的很多参数来源于全国森林生态站,存在评估参数不准确、评估数据滞后问题,无法满足各地生态服务功能评估的实际要求。
1.4 定位观测有待加强
目前,广西区域内的国家湿地生态定位站只有1 个,类型单一,也无法覆盖所有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广西是石漠化重点区域,但现有的国家级石漠化监测站仅仅只有1 个,林业系统石漠化监测站并没有,定位监测网点工作有待加强。
1.5 监测技术落后
广西的环境监测中缺少实现森林水、气等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的现代化监测设备,监测水平较低,监测手段以地面监测为主,缺少先进的动态监测技术设备,森林环境监测的信息化程度较低,监测数据的时效性不强。
1.6 监测人才欠缺
广西地区的林业部门没有专门的监测机构,没有储备专业的森林环境监测人才,无法满足林业生态状况监测体系建设的需求。此外,当地很多地方的森林环境监测机构的专业设备不足,与全区森林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的差距较大。
2 森林环境监测的类型
2.1 定位监测和半定位监测
定位监测一般是指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森林生态环境作为监测对象,设立固定的环境监测点,全方位、立体式进行长期、连续监测[2]。半定位监测一般是对特殊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进行短期、不连续的监测,是对定位监测形式的补充,但会受到人员和资金的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
2.2 宏观监测和微观监测
宏观监测的空间范围一般较广,可扩展到对区域或国家范围内进行监测,甚至可以对全球进行监测。宏观监测是在已有的自然本底图或专业数据的基础上,采用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和生态制图等技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宏观监测多以图件来进行比较,以发现生态系统的本质变化。
微观生态监测范围相对较窄,监测对象是具体的生态因子在人类活动中发生的变化。微观监测通常以多个生态监测站为基础,以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进行检测。微观生态监测按照内容一般分为干扰性生态监测和治理性生态监测。
2.3 定期监测、日常监测和专项监测
定期监测一般是在已有的数据基础上,每年对当地的森林环境变化进行全面监测,通过使用遥感技术,定期监测重点地区的森林环境变化情况。日常监测一般用于突发事件的监测,如洪水、违法用地、乱砍滥伐等。专项监测一般在国家重点森林环境建设地区进行其变化的全面监测。
3 森林环境监测的社会影响评价
3.1 保障生态效益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森林环境进行全面持续监测,能够得出其详细的地质环境参数,测试出森林环境质量的好坏,更好地帮助当地有效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对森林环境进行全方位保护和监督。
3.2 提高经济效益
科学合理地进行森林环境监测,能更好地阐明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以及森林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还能有效地对我国森林的经营采伐进行管控,实现人类、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3]。
文章来源:《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gxqngbxyxb.cn/qikandaodu/2021/0128/589.html
上一篇:广西石漠化地区适生牧草品种的筛选
下一篇:广西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实施成效与经验